23年又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了,如果要我从上半年看的书推荐一本,那就是L先生的​打开心智。 每个人对于成长对于认识世界都有自己的诉求,这本书从大脑运行的原理开始分析,探讨如何构建更好的思维方式。从而优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以下是我读书过程反复回味琢磨40条内容,我觉得基本可以代表书中内容的精华​。

  1. 这个世界上,从出生到死亡,并没有哪个人向你下达命令,要求你必须去完成什么事情——你是完全自由的。

试着卸掉那些强加给自己的无形束缚。

  1. 我们一切行为和外在表现,只是作为“人”这个复杂的系统的表象,它们背后,其实是心智中的这些认知框架在起作用。心智既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表征,也是我们一切思维模式的集合。

  2. 大脑希望接收的信息跟内在的心智模型是一致的,尽量减少矛盾和冲突。

买了股票,买完之后就跌,闭上眼不看,以期实现“一致”,即是一个体现。

  1. 喂给它过于简单、无须动脑的信息,大脑就会变得懒惰、懈怠,因为它发现这样就足以应对每一天的生活;你喂给它高度复杂、需要反复咀嚼的信息,大脑就会努力改变自己、调整自己,来适应信息的难度,直到得心应手为止。

少一些无意识的信息流摄入。

想要成长,在方向正确的基础上,选择更难的那个总归不会错。

  1. 一个良性的成长过程是什么呢?是先给自己设置一个小目标,通过行动去完成它,获得奖励;然后再稍微提高目标,让自己付出更多的行动去攻克它……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获得成长。同样,想要克服我们短视的天性,去做一些更长远的事情,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试一试,动手去做一些事情,从动手的过程里获得奖赏和反馈。

  2. 情绪的产生并不是必然的。我们依据已有的信念,对外界事件进行解读,从而产生对应的情绪反应。如果我们的信念发生改变,那么产生的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什么叫信念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些长期形成的、默认为真的假设。它们构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框架。

    外部事件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脑中的信念如何解读它,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调整自己的信念,把它从会引起负面情绪的消极信念,替换成不会引发波澜的积极信念。这就叫作认知重构,也是情绪管理和控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重点在于通过这种方式,培养起用理性去思考和分析情绪的习惯,让情绪成为一种可控的因素,而不是任由它成为主宰你思维的主人。

这几条连起来虽然很长,但我没有做任何删减。我觉得这一段道出了如何做好情绪管理的核心原理。我之前的文章也提到过“催化器”这一概念,信念就是一种催化器。

  1. 人是喜欢寻求解释的动物,总是倾向于把许多不足和缺陷,解释为自己缺乏某种特质,从而令这种不足和缺陷变得更容易被接受,避免产生认知失调。但这样做对于弥补不足和缺陷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当我们用一个虚假的理由去获得解释和安慰时,往往就很容易忽略真正的问题,以及真正能够解决它的方法。

把问题的存在诉诸与外因永远无法解决问题。

  1. 什么样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只有当你非常清楚自己有一个什么样的框架,并且能够依据需求来填补框架时,学到的东西才能真正被内化和吸收,才是有意义的。

  2. 而对碎片时间最好的利用方式,不是阅读,不是学习,是思考。思考什么呢?其实非常简单,把你之前看到的信息,在脑子里过一遍,重新去回忆、提取和梳理。

还记得念书那会,老师让我们睡前用放电影的方式把今日所学过一遍。

  1. 要克服精神内耗,最有效的做法,其实就是培养自己“去行动”的习惯。当你真正去做事的时候,是感觉不到恐惧的。你会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拆解它,应对它,消除它,最终获得反馈和成长。

这是真理。

  1. 对行动导向的人而言,去做可能会出错,但不去做就永远不知道深浅。因此,他们会把行动作为默认选项,通过行动去改变现在所处的状态,而不是等状态更好了,再去行动。

千万不要深陷完美主义的陷阱。

  1. 你每一次做出决策,并从结果中获得反馈,都是一种对大脑的锻炼和肯定。它可以不断刺激和丰富内隐自我,并提高我们激发它的可能性和频率。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在每一次遇到抉择时,去做对应的事情。

成长就是在这样的一步步的不知不觉中实现的,成长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

  1. 最关键的点是要把你的思考角度从沉浸、忧虑、想象中及时抽离出来,转移到行动上,专注地去思考:有哪些是我能控制的?我可以做些什么?我应当采取哪些步骤去行动?唯有行动,才是改变一切的良方。

  2.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目的是什么呢?一切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增进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指导我们的行动。**换句话说:只有能够落实到实践中,能够用起来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无法用起来的知识,囤积在笔记里、记忆里,最终都会慢慢蒙尘,成为被遗忘在仓库里的陈旧累赘。**什么叫“用起来”?解释清楚一个问题,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得出更准确的判断,做出更有效的选择……这些都是“用起来”。

要么,是能够帮助我们打破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障壁,理解种种现象背后的原理、机制和规律,也就是“know-why”(知道为什么);要么,是能够指导我们更有效地行动,帮助我们克服障碍,规避问题,抵达想要的结果,也就是“know-how”(知道怎么做)。
  1. 这也是我想与你分享的:你必须非常清楚,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需求,在这个基础上需要补充什么、摄入什么,再有意识地主动摄取和整合,以自己的实践为导向,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才是行之有效的学习之道。

这是真理。

  1. 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你的思维成长提供了原料。通过思考和总结,扩充自己的思维工具箱,得以应对更复杂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又为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让你能够少走许多弯路,更有效地整合自己的经验。

学习、思考和总结(复盘),成长的三个飞轮。

  1. 一定要理解:读书,不是让你把大脑变成别人的跑马场,而是要广泛地、大量地去阅读,把更多的书纳入同一个主题里面,让它们彼此碰撞、对抗、融合,去芜存菁。最终留下来自不同渠道的精华信息,形成“我的看法”,去指导我们的实践。大脑是用来思考的,不要拿来记忆。记忆只是思考的痕迹。

  2. 读书的收获往往不在于书本身,而在于你在阅读过程中,大脑高速运转所产生的一连串火花和联结。你通过阅读这本书,想到了什么,想通了什么,这些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也就是说,阅读真正的价值在于你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碰撞。而这些,是无法通过捷径来绕开的——当你避开了动脑的过程,实际上就放弃了真正的收获。

  3. 不妨把读书当作与作者的平等对话。最有价值的是在对话中理顺自己的想法,得到启发和灵感。

我觉得就应该如此,如果是膜拜一本书,就会让自己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作者的观点和思想,而这并不是成为成长的正确做法。

  1.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将概念节点,通过彼此间的联系,编织成一张新的知识网络。由旧知识所延伸出来的“联系”越丰富,我们对新知识的了解也就越多。

  2. 数据呈现给你一个概念,信息告诉你它是什么,知识则告诉你它如何与别的事物联系起来。至于智慧呢?当你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现象时,能想到“它和认知资源有关”,能准确地抽象出基本的模型,用认知资源来理解、解释这些现象。那么这时,你就已经把它变成了你的智慧。简而言之,智慧告诉你的是“如何迁移应用”。这就是我们知识的增进和内化的过程。

  3. 面对一个个五花八门的术语和概念,我们也许“知道”它代表什么含义,但并不真正理解它的内在逻辑、来龙去脉、运用方法……那么,它对我们而言,最多只是一个“信息”,而不是“知识”。如果我们的学习只是停留在收集各种各样的“字典式认知”,那么它是无法为实践运用提供任何指导和帮助的。除了给我们提供一点谈资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know what 没太大作用,know how 和 know why 才有更大的意义。

  1. **可以说,成长,就是不断用新的认知,打破旧的认知,重建自己的思考方式。**一个人成长、变强的过程,其实就是“心智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拟合。

  2. 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其实是什么含义呢?这意味着他能够意识到:外部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旧的心智世界、思维模式,也许已经不再适用了。我需要通过调整参数,来使我的心智世界与新的外部世界更好地拟合。这种新的拟合,并不是摧毁重建,而是在旧的模式上进行优化,使心智世界能够适配更多样、更广泛的模式。

不断的拟合,就是不断地从绝望之谷到开悟之坡的过程。拟合完了,再往前看就会觉得之前的九九八十一难都只不过是小风小浪。

  1. 一个人的成长历程里,最可怕的不是外部世界的变化,也不是冲击,而是心智世界固化了,维持现状,不再生长。

  2. 当你感到无聊,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不要急着去寻求外在的刺激,而是让自己沉浸入这种状态,问一问自己,我对现在的生活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我有什么隐藏在心里的想法还未实现?什么样体验和经历会让我觉得更充实?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去做一些延伸思考:如果我稍微作出一些改变,会怎么样?

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方法论。

  1. 试着去做一些创造性的产出,对外部的世界输出你的影响力,扩大你的影响范围。

认真地写一个影评、对某个社会事件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等等,不妨试试。

  1. 你可能会在不少文章和课程里面看到“思维模型”一词,它们可能会用非常复杂的语言去描述它。但实际上,用大白话来说,它其实就是每个人认知世界、思考问题的基本模式和习惯。所以,为什么思维模型能够帮你洞悉事物本质?就是因为,有效的思维模型,都是对这个世界运行规律的一些总结。

  2. 也就是说,我们永远不能孤立地去考虑问题和事物,而应该不断地追问自己,它的背景和场景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出现?它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导致了什么?也就是把我们研究的对象本身,通过深入挖掘,将它与我们已知的系统、体系,联系起来,从整体去看待问题。

世界万物都是有关联的,从整体去看待问题,才有可能看到全貌。

  1. 很多问题的本质,其实都是动力与阻力的博弈。

  2. 思考的最困难的是什么?就是对自我的颠覆。那意味着,你要否定你自己的一部分。

“大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1. 追求理性,不是说凡事都要客观中立,不是说要让自己变成机器人,不是说要把一切事物冷冰冰地量化、权衡利弊,而是让我们的心智,成长得更完善、更全面,能够抵抗我们本能里面对现实的扭曲。

之前会片面的认为完全的理性即等于成熟。现在觉得,完全的理性会导向毫无感情的机器人,丧失作为人本有的情感。

  1. 多阅读,多主动探索,多深度思考,不要满足于外界推送给我们、挑拨情绪的浅薄内容和浮夸资讯。多思考事物的多面性,而不是满足于给事物贴标签,二元对立、非黑即白地看待问题。常常审视和思考自己的局限性,抱持“我不可能一直都是对的”的心态,让自己有一个警醒。不要单纯用立场去看问题、看别人,就事论事,尽量抽离自己的观点和情绪。

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互联网世界噪音带偏自己,才能做到人间清醒。 能做到上面这样的人,会有谁不喜欢呢。

  1. 很多时候,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你从中读到了什么,不一定很重要,你在这个过程中想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书的内容虽然是静止的文字,但其中的思想会作为一个个prompt,让你的大脑产生回应。

  1. 当我们说一个人的生活“丰富”或者“贫瘠”时,我们指的是什么呢?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个人内心世界相对于外在世界的复杂程度:是简单地复制和模拟它,还是会对其进行复杂的加工?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贫瘠还是丰富,通过与其对谈或者阅读他的文字、看法, 就基本能略知一二了。丰富的人,会有自己的见解,这个见解不一定是独一无二,但他一定能够说出自己见解的来龙去脉。

  1. 只有当你有选择性地、主动地对信息进行批判、审视、加工的时候,我们作为人类的主体性才得以体现。

  2.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并不仅仅是快乐,也不只是体验,而是我们作为一个主体的成长。并且,通过这种成长,能够更好地跟这个世界交互,能够干预和影响这个世界的其他主体。

  3. 但是你所创造的东西,定义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你所拥有或消费的东西。

各个社交平台上,个人资料里的简介中,大部分人对自己的介绍都是某App的开发者、某本书的作者等待。

  1. 我们获取快乐的方式,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动手做一件事情的过程里获得快乐,也就是创造;另一类是从使用一个东西的过程里获得快乐,也就是消费。

后一种快乐更像是饮鸩止渴。

  1. 创造是最能够体现和产生价值的活动,它跟消费恰好是对立的。它的本质,就是让我们把定义价值的权利,从消费主义的手里,重新夺回来。

创造不一定是要做出某个物件某个产品,写出自己的思考也是创造。

一笔写于: 10/16/2023, 11:03:30 PM
扫码添加我的微信
个人
个人号
公众号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