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为了鼓励对方多多输出,和女朋友约定今年一起至少做到双周更,所以后面文章取材可能会更宽泛些,文章内容应该会更加不羁。

这篇文章主要源于最近对副业一事的思考。

看了一圈前端社区里的“哀鸿遍野”,又看了一圈各种把副业做成主业人的热火朝天。就在想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尤其前段时间ChatGPT爆火的时候,身边有朋友因为卖账号而连续两周日入五位数,更是让我感慨连连。

**我觉得,我们都被自己限制的太死了,无论是学校的教育,还是家里的教育,都过于传统,灌输给我们的都是,找一份好工作,潜意识就是找一份好工作是赚更多钱的唯一法子。**而道听途说的看到的别人赚了大钱的,都认为是投机取巧不光鲜。

我们看到抖音,只会认为他是一个娱乐工具,我们看到王者荣耀,只会认为他是一个游戏。或者从中也能看到些许赚钱的法子,但不相信自己的能够从中获利;又或者认为觉得赚的不多,不值得一试。

就像看着一扇关上的门,我们甚至都不会去拉一拉,确认是否真的锁上了。

因为我们脑里没有这样的思维,你可以认为思维是脑里的催化器,输入从眼睛这样的感官进来,经过我们大脑里一系列思维的加工后,产生相应的输出。

比如我们知道游戏可以让我们收获快乐(可以理解为这就是一种催化器),那相应的产出就是我需要快乐的时候可以去玩这个游戏。

但是不同的人脑里,有不同的催化器,人和人之间的一个很大不同,就在于催化器的不同。

比如在有互联网思维的人脑里,他会想到可以出一套王者荣耀某个英雄的技能教学视频,拿去卖。

但我们只是去看类似思维大全这样的书是没用的,生搬硬套看有哪些思维没用,还需要有一个通窍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