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总觉得不写下脑里一直有件事未完成,遂有此文。🚲

缘由

先说说此次行程之前的事,为何想要骑行台湾。缘起寒假未能去成环海南岛的怨念,周末闲来无事就喜欢转着谷歌地球看,便有一个念头闪现而过,海南岛去不成,台湾如何?于我,一旦有了某个念头,而且很感兴趣,那这个念头就会一直挥之不去,去环台湾岛就是其中一个。于是便着手准备各事项,签证、车、资金等。

准备

证件

必不可少的两个证,一是大陆出入境管理处给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简称大通证,这证里还要加个签注),另一个是台湾移民署给的入台证(电子版,需自行打印)。

这是绝大多数大陆朋友需要去台湾必备的证件。但并不是全部大陆人都能申请办理到大通证和G签(个人旅游签注),能申请到的有:户籍所在地的是自由行城市的,以及在自由行城市工作和学习的大陆合法公民。个人旅游签注最多可在台湾待16天15夜,骑行环岛和个人旅游都大抵能够。详细要求见网站

大通证之后是入台证,在淘宝以及马蜂窝直接搜就有,其中各种琐碎选择,这里不详细说,但有一点就是,付给他们的钱越多,你要操心的事越少。两证一签注,建议在行程出发至少半个月前办好。

现在政策已经变了,具体可自行了解。

如何到台湾

飞机、船,或者游泳?对于如何买到实惠的飞机票我毫无经验,所以此处细讲不了。我买的往返平潭台北的船票,费用1020。坐船有中远之星(厦门大麦屿往返基隆台中)和海峡号、丽娜号(后两者是福州平潭往返台北台中)。建议目的地为台北,因为除去Giant连锁我所知道的大部分租车店都在台北,当然你也可以到台湾其他市再坐火车到台北。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火车可比大陆的舒服多了。

资金

已经工作的朋友,一个月工资就大抵能够了,不是很奢侈的话。学生党就得自己攒咯,攒=省+赚。如果准备骑行,那么车就是一个问题。两个选择,自己带和台湾租。我是在台湾租的,自己的车去年从学校骑到福州时废了,再者我觉得带这么大个物件总是会很麻烦。这里有个小插曲,我此次行程结束,从台北港坐海峡号回时,碰到个60多的台湾老爷子自己带着满载行李的脚踏车到大陆骑行川藏线。所以当你足够想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再大的麻烦也不是麻烦。若执意带车,飞机、火车和船都是可以带上的。但其中任一个我都没有带过,所以细讲不了。

租车

在台湾租车,选择也挺多。八里水岸环岛租车、佳游单车和Giant等。我是在八里水岸租的,老板人好,他的店开了16年了。店的网址,上面有关于租车整个流程的详细介绍,这里也再附上个美骑网整理的租车信息,关于租车种种,供各位骑友自行选择。

不管是哪家的车,我都觉得一定要牛角副把,以让你可以在长时间的骑行过程中更换骑行姿势,不至于让身体太累。

相关装备

骑行该有的装备,老板都会给你备好,不知其他店是不是。貌似捷安特没有头盔。我从大陆去只带了一套骑行服和三套换用衣服,骑行眼镜,骑行手套,防晒服,魔术头巾两条,一件雨衣。

其他装备则是拖鞋(有的青旅和民宿没有)、相机(骑行几乎没用上,停下拍照就已经很浪费速度,再从包里掏出相机更是麻烦,尽管我背了个包)、自拍杆(本是准备一个人骑行用)、充电宝(怕出现啥意外手机没电)、备用手机(开定位记录轨迹以及拍照)、主力机(看导航以及联系)以及背包。

需要单独说下的是小音箱,蓝牙连手机放音乐,在爬坡的时候还是很带劲的。我的是小米方盒子蓝牙音箱,超耐摔,续航挺好。每次骑行都带着,也不知是多朝元老了。但是在市区以及人多的地方还是需要注意下。

手机卡,在大陆时看了马蜂窝但忘了买,后来刚到台湾那会真是很绝望。你会发现尽管台湾就在脚下,可你怎么也和它联系不起来。路不知道走,住宿订不了,和所有人失联。建议提前买好,在台湾买貌似还更贵。

换汇

我是入境时人民币现金换了部分。之后用银联卡取钱。建议带张国内银联卡,到了台湾取台币就可以了。绝大多数711(遍布全台任何一个人类居住密集的地方)都可以取钱。关于各银联卡境外取款手续费的问题,戳这里

住宿

按照自己每天能骑行的距离安排住宿,网上预订和到了再找都是可以的。预订好了总是会安心些,到了再找则是对于有较多选择的城市。推荐三个软件,Agoda、booking、airbob。安可达用的多些,爱彼迎没用过。安可达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缤客可以先预定到了付钱。安可达和缤客都是很实在,就是为了预订住宿,而爱彼迎则稍微花哨了。台湾的住宿普遍比大陆贵些,但环境大都很好。

路线

建议准备骑行的大陆朋友可以事先用必应地图熟悉台湾的公路系统以规划路线。到了台湾就可以安装谷歌地图用了,很方便。但是有一个点需要吐槽下,谷歌没有骑行路线的推荐,在国内使用百度地图是有的。然而百度也就仅限国内。

没有骑行路线,那就只能选择步行路线,毕竟汽车走的高速公路,脚踏车不能上。步行路线给骑车用就是个大坑,后面会说到。主要的环岛路线是西部台1线加东部台9线,辅以县道乡道以及其他环线。另外,建议逆时针环岛。一是靠海,二是由易而难。整个行程花了13天,在花莲和垦丁各浪了一天,所以实际上是骑行了11天,1086公里。

意义及其他

人生本就没有意义,骑行的意义是你赋予它的。这意义车轮给不了你,台湾岛也给不了你。

在骑行台湾之前,我并不是经验丰富的骑行者,只知道两脚用力蹬。并且我骑车也不久,只在去年有过一次长途骑行的经历,从学校到福州,虽然就在快到时人仰马翻翻了车。但是骑行后回头看骑行时自己的感觉会上瘾。在那次骑行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但是骑行时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无聊枯燥且痛苦的,每次长途骑行的第二天都会骂自己几句傻X,然后又继续默默向前骑。

攻略这件事上,我认为不会存在剧透的情况,照片拍的再好,视频录得再吸引人,也抵不上身临其境的感觉。照片和视频都只是机器保留的瞬时。另外很多朋友会希望在行程出发之前做好详尽的攻略,但我觉得此举不是特别有必要。做好一个详尽的攻略,把要做的事一个个安排在时间线上,然后一一完成,这样看似完美,但是总感觉少些什么。是少了意外给你带来的惊喜。毕竟这是你感受这个世界的一个方式,而不是只为了完成环岛的任务。此外,变化永远快于计划。 另外,环岛也不一定非得脚踏车,火车、机车、徒步都可以,只不过是一个方式罢了。我就觉得骑机车也不差,当然有个伴侣会更好。

Day 1 | 台北八里——新竹

从三重区坐公车到八里区,第一次就坐过站,然后坐回来又坐过站了···

关于台湾公车(大陆称公交车)需要注意的地方,上车付钱还是下车付钱,需要停车按下车铃,博爱座(台湾人民真会取名字)即老幼病残孕专座,站与站之间的距离较短。 到店之后就是取车、讲解装备配备及使用和如何换胎等。此外老板会跟你详细介绍建议路线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BTW,从老板这里开始到苏花之前都一直有人叫我们不要骑苏花公路~刚好到了饭点,到台湾的第一份便当就是老板请的,还有清甜可口的芭乐。

稍作休息便踏上行程。沿台61骑了一段沿海公路之后便拐向了一条近点的乡道。我觉得只有在那样的路,那样的乡村,周杰伦才能写得出稻香的歌词。也就是现在写时,我才发现那莫名的一拐把我们带向了MV的拍摄地——新屋区。也就是这样的路,我们遇到了先前骑友们提到的野狗。而且不止一次,不止一条。我们第一天的终点是新竹,但建议打算骑行且心疼钱的朋友不在新竹住宿,反正是我在这15天来住过最贵的。

风之海岸汽车旅馆,带车库的。

Day 2 | 新竹——台中

17公里海岸线与本该早见面的台1线。

骑行在台湾比较受到推崇,之后和老板交谈得知,台北市长柯文哲自己就热爱骑车,并且有“一日北高”(台北至高雄)“一日双塔”(最北富贵角最南鹅銮鼻)等活动。加之台湾海岸风景确实很美,所以很多会有海岸骑行路线,以及专门为环岛准备的环岛一号线,每次上路看到环岛一号线的路标都会很安心。实在太多好看的景,太多可以说的故事。不过为了不影响阅读,我只好极其纠结地选择部分。在17公里海岸线终点遇到了同是骑行环岛的台湾人民,但是人家有保姆车,骑公路车,不用驼包,不用担心吃住。

第二天再次夜骑,不过夜骑确实很爽,当然前提条件是夏天时。白天如果不带骑行眼镜,真的是要晒晕,而且骑行眼镜会给你外面太阳没那么大的假象。

台中逢甲夜市,。住刚开没多久的台中逢甲放映室,预订人数少,尽管就是夜市边上,位置不大好找就是。但是逛夜市是很方便的,出门走没几步就是了。不用担心会很吵,是热闹不是吵闹。

Day 3 | 台中——嘉义

第三天的路线是台中市区出来经彰化、云林到达嘉义。又是乡路占了不少的部分。但是台湾的乡路很有感觉,而且路况很好。不像大陆的乡路即等于路况不好的路。

今天遇见了活到现在见过最美的桥,西螺大桥。当时看到真的是惊喜与激动,这也就是之前我说的攻略不必做全的原因,倘若早知道有这么美的桥然后按部就班地骑到,我想那份雀跃会少了很多。西螺大桥挺长,但只有两个车道,停下拍照时千万注意安全。当时骑过,有一种跨越红尘之桥的感觉。 随后走乡路的不便之处来了,谷歌地图是真的强大。当时沿乡路走着,但并没有看到导航里的路线,骑回去才发现这块水泥板。服气。 晚上的风筝旅人青年旅社挺不错。

Day 4 | 嘉义——台南

骑行距离:70KM。可本是任务挺轻的一天,夜骑也再次袭来。主要是出发太晚了,在青旅吃完早餐之后发现有盖章的,又盖起章来。之前还在大陆时看骑友们的游记说寄明信片、买纪念服盖章等。后来我都没完成,看似只要花些琐碎时间,但其实挺花时间。然后我就盖到了入台证,出境时还被台湾检查的说了句。 7-11对于骑行者就是天堂了吧,进去就不想出来。喝上一杯冰,趴上一会儿,简直不能更舒服。貌似之前没有详细介绍eleven。7-11是连锁的超商,与之类似的还有全家、hi-life等。7-11有厕所、自动取款机、寄件服务,当然也有便当和关东煮、咖啡等。但是7-11的东西相较于商店会贵些,而且天天吃便当真的会腻。

下午走了很长一段的防洪大堤,路好人少美滋滋。停下拍照时遇到个老爷子,与之攀谈起来,聊了挺多。原来是年轻时跟蒋委员过来的,在金门守了两年。而且老爷子不是刚好路过,是特意骑机车追上我们来的,自己在附近有一大片果园。谈到台湾当下的年轻人,老爷子感慨他们娱乐化过于严重,颇有“朕为你们打下的江山迟早要败在你们手上啊“的感觉。当然不可避免地还会谈论到两岸政治,略去不表。但是和很多台湾普通民众交谈后发现,骂菜英文王八蛋的是十有八九。 谜之自信如我可还是遇了雨扎了胎。台湾的雨下起来真是吓人,真是豆大的雨点。雨衣在这种雨面前显得很无力。扎胎所幸是在市区,推了100多米就有修车处。因祸得福,修车老板朋友是开民宿的,300台币一晚,算便宜的了,环境也不差。

Day 5 | 台南——高雄

骑行距离:58km 终于没出啥岔子可以早点到了,不过也将近7点才到预定的住宿。 同样也是出发的晚。刚出发时安平古堡、安平树屋以及安平天后宫浪了会。虽有名,但窃以为不足为奇。值得一说的是台湾的宗教信仰氛围很浓厚。宫庙随处可见,当然也还有基督教。顺便说下,第一天到台北时,在台北车站(超大超大)迷了路。向一个挺年轻的阿姨问路时,阿姨偶然说到她是基督教信徒,并且在整个过程能够感觉出来阿姨由内而外散发的对于美好生活的喜悦。嗯,有信仰是件好事。

从市区出来就又是沿海走了,当时也觉得挺壮观,之后到了垦丁才知道什么叫做海。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台湾政府行政机关负责人的选举,但这里我也只能说到我看得见的。候选人会为自己拉票,常见的形式就是在市区显眼位置会有大的喷绘以及沿街的小喷绘。男女都有,形象极佳,学历极高。百度搜“台湾 管碧玲”有惊喜。谢谢陈先生一路温暖我们,hh。 晚上住的是快乐角民宿,环境差点,但是离高雄港口挺近。晚上在附近转了转,进去了国立中山大学,港口喝着啤酒吹着风,真是神享受。

Day 6 | 高雄——垦丁

终于要冲向垦丁了,还在大陆时就想着站在台湾岛的最南端会是怎样的感觉。 今天特意拐到美丽岛地铁站,世界第二果然名不虚传。 先看到的是画面静止的穹顶,没过多会就开始变换起来。那种美妙的感觉只有到了现场才能体会出来,我所掌握的文字无法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来。

一路向南的风景很美。骑到屏东某地时,她说这可以加水,我还不信。停下车才发现找到了宝贝,之前是一直在7-11买水,忒贵。随后一路带点小坡,甩了某人几条街。停下来等时,边上水果店老板二话不说切了个冰芒果给我们吃,那味道现在还忘不了,好吃到上天。跟老板聊了挺多,很多思维还是挺新鲜的。没想这无意地闲谈为后面的Surprise埋下伏笔。后面还吃了屏东凤梨、情人果(未成熟的芒果),除却屏东不是凤梨啊!严重怀疑在大陆吃的是假菠萝。

到天黑离垦丁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只好在路上看了日落,挺美。和台1说再见,继续冲向恒春半岛。台1和台9组成的是小环岛线路,没有经过4极点。本以为屏东凤梨算是Big surprise了,没想到垦丁的星星才是。然而设备所限,未能拍下。 不经意的一抬头,照亮了前行的整条路。海风习习,繁星点点,不要太美。

Day 7 | 浪在垦丁

垦丁很美,台湾人民真幸福。当时住在垦丁大街的方舟民宿,大街晚上最是热闹,老外挺多。 租电驴浪了一天,但并没有玩够。光泡在海里,我就可以泡半天~尔后便是鹅銮鼻公园、台湾最南点、龙磐、船帆石和砂岛等等等等。收尾是在白沙湾,看到了落日最后一眼。

Day 8 | 垦丁——东源

最累一天 一大早就是大风大雨,当时还是挺矛盾的。希望尽快上路骑行,又想着在垦丁继续玩。睡到11点多,雨小了些,匆匆起床,匆匆上路。一路逆风,以至于下坡还得蹬着。 逆大风、大雨、爬坡,当这些混杂在一起,骑行就不像你们想象的美妙了。 本来当天目标是台东,骑到一半改成太麻里,再骑到剩下一半一半时就想着骑到那算那了···西线骑得太顺畅,突然的整天爬山还是有点措手不及。到了下午五点多才在寿卡山脚下,当时也是挺纠结。吃了一桶红烧牛肉面,还是一咬牙上车。 一个小时海拔上升了接近300米,到了东源,天也黑了。没路灯还是山路就不敢开夜车了。

Day 9 | 东源——台东

早上是做好了十足的准备爬寿卡,后来没想到是个假寿卡,骑着骑着竟有下坡。原来最难的坡已在昨天爬完,从东源到寿卡的垂直距离只有100米左右。 寿卡铁马驿站,骑行环岛的朝圣地。也就是在寿卡,见到了环岛以来的最多骑友,其中不乏10岁左右的小朋友,棒。拍照,下坡。爬了一天的坡半个小时就给下完了。

接下来的一路就是台东的海。晴天,一望无际的海,一望无际的云,splendid。算了下后面的路程明日要是从台东带着小姐姐到花莲恐怕够呛,请教了先前环完岛的学长后,终点改成了台东鹿野。嗯,名字挺好听。

Day 10 | 台东——花莲

花东纵谷,埋头一路向北便是。 然而上午尽是漫长的小上坡,不如陡坡来得痛快。11点多路过伯朗大道,就隔了100米,行程原因还是选择不去,就留个遗憾留个念想吧。 纵谷的路颇有美国50号公路的感觉,一眼望不到头的深邃在吸引着你。以至于骑完了那天的最后一秒还是没到预订的青旅。很感谢台9线一路的路灯陪着我们。

Day 11 | 浪在花莲

前一天骑完160KM,谁都会有想歇着的想法。尤其是下一天还要骑所有人都不建议且极其危险的苏花公路。花莲七星潭,真美。 边上,就是台湾政府在花莲的空军基地,有幸看到战机起飞。声音真是震耳欲聋,很是壮观。 东大门夜市,任他四横八纵三十二条小巷,肚皮就这么大。

Day 12 | 花莲——苏澳

终于要踏上传说中最危险的路,心里挺激动。 清水断崖确实名不虚传。

进隧道仿佛赴死,车不仅多,还都是大的砂石车,隧道还巨长。骑在里面会有很强的压迫感,又不能停下必须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快速移动。每出一次隧道都会长吐一口气。 停下做准备过某个隧道时,遇上个徒步环岛的台湾大叔。真是佩服。当天路上也没遇到其他骑友,在这之前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骑友。第二天时还遇到了一个香港的学弟,本来想带着骑,然而实在太慢。对他对我都累,果断放弃。

骑时才知道,苏花不仅危险,也很艰难。当天翻了得有4座山,而且一山更比一山高。开始翻最后一座时,天已经就要黑了。当时心里特虚,两个人的前灯都快要没电了,隔很远才有一个路灯,还得当心砂石车。同样是星罗棋布,心境却是很大不同。 边上还有一座桥仿佛在嘲笑我。抹黑上了最高点,下坡又成了问题,得扶着把,得按着刹车,还得持着手机照明。到了苏澳,手抽筋着庆幸能活下来。 到达苏澳转头先去了天下唯二的冷泉,体验后也不过如此。

Day 13 | 苏澳——台北八里

最后一天,翻越中央山脉。 刚查看轨迹详情才发现,翻过的中央山脉才是环岛的最高点。 快到一点多了,还没骑到山的一半,当时很时绝望。每次休息都只给不到10分钟,因为还得赶在8点之前回到店里还车。所幸一直赶着路,中午吃了俩面包,爬到交界处时吃了俩茶叶蛋,4点多就到了。台湾人民茶叶蛋真的很值,料足味道好。一直有个梗说大陆人民吃不上茶叶蛋,我看是吃不上那么货真价实的茶叶蛋。下到坪林区再次爬坡时,遇上很多机车(重机),very cool。下次环岛或许是重机吧,先把国际驾照考了再说。

爬第二座山时两个人都挺绝望,说好的最高点一直未到达。然后突然想到等高线图,因为上坡与下坡的交界几乎都是在山脊。打开等高线图,还有多少坡、距离下坡还多远一目了然。

下到坡底突然觉得这一切真的要结束了。后来才发现那其中的高兴真是太早了。在市区骑车本就会很不爽,还是在台北市区,抢不过机车,更抢不过汽车。当时对台北瞬间就没了好感。给大家看个数据分析。左边坐标图是时间—海拔图,右侧是时间—速度图。主要说的是右侧图,在右侧,线条起伏明显密集,这就是红绿灯所导致的。骑车少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当你好不容易蹬起来的速度被红绿灯变为0的时候是有多么想说脏话。后来选择走沿河自行车专用道爽了不少。但在市区依然耽误了挺久,便计划我一个人先快速到达车店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