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晚上这会,基本已经触发不想写的阈值了。但想想芋总的催更,就借曹大的年终福利课水一篇。
不过现在的感觉,有点像考语文时剩下最后30分钟写作文,质量有多好,就不一定了。 可以简单介绍下曹大。
这次年终福利课的主题是决策,曹大分享了他过往经历中比较重大的决策及当时这样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分享了他现在认为做出一个好决策时一个体系需要包含的东西。
下午主要分成三个部分,曹大决策体系思维图;各部分内容金句;我的一些思考。
信息的获取与筛选
- 有效决策的基础,是掌握充分的信息。
想起了表哥在投资交易思维训练营说的IPOD(Input Process OutPut Dynamic)模型,如果获取的信息的都不充分,甚至都有错误,想要正确决策的产出,是不大现实的。
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也要有筛选能力,什么是官方信息,你要核实,什么是虚假信息,你要甄别。
有价值的信息,要靠主动搜索,不要靠投喂。
典型的投喂的广告文,“余额宝凉了...”。不过,主动获取的信息也会受限于当时自己的认知。
- 别人投喂给你的信息未必都是错的都是坏的,但如果你要基于我的信息做出决策,我建议你还是自己去主动搜索核对一下,而不是单凭我一面之词。 坦白说,我不会为你的决策后果负责,你要自己为自己的决策负责。
秦小明:没有什么话是金科玉律值得奉为圭臬的,训练自己的眼光和格局才是正经事。
底层逻辑能力
底层逻辑的基础是什么?看技术,产品的底层价值,而不是仅仅看当前的市场表现。即时通讯改变了人类的社交方式,造就了腾讯这样的巨头。
底层逻辑还包括一些基本的判断准则,比如,尊重科学,没有永动机,没有水变油。尊重科学还要多说一下,如果有革命性的科学成果,首先应该出现在最专业的科学期刊和杂志上。
在中国更为毛细血管的大地上,仍然存在“听谁讲...,你要不要也...”
- 底层逻辑通透,辅之信息甄别,筛选的能力,你对世界的认知就会上升一个台阶,虽然不能说你一定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但一定能让你避免很多离谱的决策。
这样,虽然不一定算聪明人,但至少不是笨蛋。
- 极端认知是逻辑的最大敌人,而舆论环境又特别喜欢煽动极端情绪。
顺风车出事后,挑动骂滴滴的..
通识人性
- 人性是什么,趋利避害是人性,自我保护是人性,自我高估也是人性。贪婪是人性,为自己的贪婪找借口也是人性。
要做到熊市捡筹码,也是理解人性的恐惧。当然,垃圾筹码不能捡。
- 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是对的,你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但为什么别人不相信你,为什么别人不支持你,因为你没有站在别人角度思考,没有体会别人的心态。
其实开始听到这段的时候没有想的很明白,这里人性是怎么跟决策本身扯上关系,我觉得曹大说的是做完决策,如何让这个决策成功。 后面想起了中午看的young sheldon第四季第九集里,校长让Sheldon陪捐款人吃个饭,校长让他爹库珀教Sheldon说一些好话,别就知道嘲讽捐款人不是科学家只有钱。 就明白了通识人性对于决策的意义,这个决策不一定是要自己做出的。可以是别人做出的,但对自己有益。
- 通识人性,也可以让你更好的判断别人给你信息,对你支持的真伪,动机和目标。
自我认知
- 至少要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不热爱什么;最起码,要知道自己能忍受什么,不能忍受什么。
认识自己是一辈子的事,认识自己才能活得够自洽。
- 所谓跳出舒适区,其实是为了进入更为广阔深远的舒适区。所谓延迟满足,延迟是过程,满足是目标。
我觉得最“金”的一句。
你可能不是天之骄子,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你需要的是,尽快确认自己的定位。
但我认为大部分年薪百万的职位都不太需要多高的天赋。
以大部分的努力程度,...
- 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需要自己不断地问自己这个问题,不断地通过其他人的反馈了解自己,不断地反思和复盘,这是个长期的事情,没有一步到位的手段。
关于如何认识自己,又可以开一门了。曹大这里说到两种基本方式,通过自己内省,通过他人反馈。
机会成本
- 当我们做关键决策的时候,必须意识到,很多事情是不能兼得的,你不能既要,又要。
似乎凡事都有个不可能三角?不可能既要又要还要。
- 不用非要和别人比,但能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好,这就是目标和方向。
年度目标的设立就应当基于此,思考新的一年相较去年的自己哪些方面要有多大幅度的提升,再列清单思考要做哪些事才能基本达到这些幅度的提升。
- 我们的人生不止一次选择,我们的选择也不止一个结果,当我们发现存在一定的机会,具有一定的几率,只要这个几率大于某个预期值,是可以大胆去博的,谨小慎微有助于避坑,却无助于你的身价和资产增值。
上行收益无限,下行风险有限,干就完了。
- 评估风险,不代表害怕风险,或者一昧的躲避风险,正确的认识风险,但依然要有坚决果断的决心。
当然,如果看完曹大关于的决策的分享,就想着全盘照搬这个体系为自己所用,我觉得也是有问题的,说得不好听点,这不就是曹大给我们投喂的。除了法律真理,好像没有可以奉为圭臬的?(有,媳妇说的话)
但是不是但凡做个决策,就得一套流程跑下来,那肯定也不是。晚上吃啥不算关键决策,但是今后的日子晚上大部分时候在哪里吃就是关键决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