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待选标题 失业半年,终于拿到涨薪offer!

去年年底从上家离开之后,年后也没急着找工作一晃到了45月份,发觉有找工作的必要性,便开始着手准备。

先简单说下过程和最终结果,从4月24投递shein开始算,断断续续面到6月下旬初。在两家打过短工。

从几个平台的记录来看,不完全统计应该面了23家公司。

  1. 今年的大情况总结来说就是“僧多粥少,你不要有人要”。

    导致这种情况因素众多,这里不展开讲。从现象上来看就是大中小公司裁员程度比往年强烈,公司中的业务都要向盈利看齐,不能盈利的部门要不解散后内部流转要不裁撤。且这种现象不只是出现在比如互联网一个行业。

    所以体现在人力上就是找工作的人远多于市场上的岗位需求。

  2. 在发展中被掩盖的问题,发展减缓甚至停滞后,都会一一浮出水面。裹挟其中打工人必定需要面对这样的问题。

  3. 就互联网行业而言,我觉得这也是供给侧的一次出清。尤以工程师为甚,大众对于行业的认知是会滞后的,也就是说从15年到20年算是互联网行业的黄金时期,但是不在行业中的人,可能受学校就业、培训班营销等影响,在这三年仍然蜂拥而入。这样的结果就是,在经济/行业转变较大的情况下,不少从业者会被迫做出别的选择。

  4. 具体从找工作上来看,今年打招呼回复率确实要比往年低很多(以某boss为例),另外就是收到更多的外包打招呼。这也能理解,想象一下你在类tinder这样的app上每天收到几百个人的打招呼,你是不是先回复靓仔/靓女的。而外包就更好理解了,可以显著降低公司各方面用人成本。

  5. 在投递的时候,可能遇到一家公司多个岗位同时在招的情况,但实际上同一家公司不同HR对同一份简历的反馈可能都会截然相反,所以遇到想去的公司没有反馈,可以换个岗位再投。其实最好的情况就是知道想去公司有哪些合适的岗位,各岗位负责什么业务团队氛围如何,然后走内推路径。但这是比较理想的情况了。

  6. 要找到工作并不难,其实就是一个匹配的问题,就如上面说的tinder,无非就是多面,但是今年找到满意的工作确实不容易。根据我的经历和观察,目前的HC主要来源这几个,一是公司内部新的业务(比如AIGC相关的),二是团队中有离职,需要尽快有人力补充,三是业务在扩大,四是创业团队刚开张。三四占比还是少的。

  7. 面试就是聊天,只不过聊的内容有来源有范围限制,把天聊好很重要,个人认为这是所有面试的核心。

  8. 对于项目对于知识点理解等应该在平时多花时间,社招和校招最大的区别就是社招要有自己的项目亮点,在项目/团队中做出哪些贡献。之前逛脉脉看到一位本三大佬,年包最少都是涨15,幅度可观,从他的回复来看确实是项目复杂度够也有技术难度,这种显然就是能为团队做出突出贡献。

  9. 对于下一份工作要有基本的设想,比如公司规模,所属行业,商业模式,如果一心只想去大厂或者说介意小公司,那地址上写着几层几室的公司就没有去面试的必要了。

  10. 不同的经济周期,不同的职业阶段,要对自己的下一份工作要有合理正确的预期,比如当下经济不好,互联网风光不再,就不要幻想还能大幅涨薪,不然错误的预期痛苦的是自己。又如接下来是第三份工作,可能做的事情实习生都能做,那进去入职,这份工作经历对于后面来说就基本没有意义。

  11. 要对自己所处的生态位、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生态位是什么意思,一个城市的一个圈就是一个生态,深圳前端圈和成都前端圈由于经济、产业等的差异必然会有不一样的地方。一个城市很大,但其实一个岗位的圈子没有那么大,跟几个相关行业的深圳朋友聊天,发现很凑巧的就在那几个厂转来转去。所以任职期间还是不要做出过于出格的事情,圈子很小,不要乱搞。

  12. 看面试题有意义,但没那么大,有些可能只是心理安慰,毕竟每个部分在面试中的重要性不是均等的。老实说,我这快两个月的面试以来,没有完整的复习过,只是针对某些不熟以及面试中没答上来的知识点有专门去复习。一场面试的时间基本就固定在1个小时,1个小时其实很难把每个方面的知识都问一遍,都会有侧重点,侧重点可能来自于招聘方业务,也可能来自简历中着重强调的部分。

  13. 千万不要有等准备好了再去面试的心态,前端知识繁多就如npm i后的node modules,永远不会有准备好的时候。

  14. 没做过的东西不要头铁写到简历上,也不要在面试被问到时硬说做过,比如SSR,直接回答公司项目没用到就行,不要弄巧成拙。不完全会的面试题,可以进行合理的猜测推断。简历上写到的东西,一定要有的说,说的开,不要不熟练。

  15. 面试考验平常的积累,之前研究过,即便面试时忘了,面试官提醒一些关键字基本就能想起来(这考验沟通水平)。如果只是面试前抱佛脚,那也只是抱了个脚,没抱到脑子,往深入了问可能就答不上来了。但这又非常重要,是和其他面试者(竞争者)的区分点,皮毛谁都会,但招进来毕竟是要做事,不会有哪个面试官希望自己的同事专业水平不足。

  16. 沟通上不太熟练的同学,可以在面试写一篇文字稿,内容包括自我介绍、讲解自己的项目(所用技术,技术难点)以及一些常用问题的回答,这样在面试沟通时会熟练很多。很多时候可能就是脑子里知道,但是嘴里结结巴巴,面试官的直接感受就是对这个点你没掌握到位/你是不是写了假项目/你沟通能力不行。

  17. 沟通薪资的时候不一定非要拿到最高,尤其创新业务,或者说该业务的盈利还不稳定,谈薪的时候到了自己的满意区间就可,不必再argue,为自己保留一定的安全区间。对于HR来说,这个道理也是相通的,虽然岗位职责就是用最少的前招到最好的人,但只是理想情况,过度逼近会产生副作用。

  18. 对于面试,自己要有一个预先的计划,比如每个阶段可能会有哪些问题,技术同学擅长的可能是整八股文,但也可能顾此失彼,和HR的"交锋"也是面试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费那么多心思通过技术面试,但可能因为HR面的经验不足导致拿到的offer不尽如人意。


一些记住的面试问题

  1. call apply bind

  2. 防抖节流

    防抖会重置时间,节流不会。 防抖在第一次执行之后,后续再触发,会重置下次执行的时间

    节流在第一次执行之后,后续再触发,过了规定时间就再执行一次,

  3. 手写深拷贝

  4. 前端监控指标 因为简历上有写,

  5. webpack 打包优化

  6. 从url输入到展示,

  7. 框架的部分,是在什么时候处理,js 和css

  8. 图片请求跨域问题

  9. promise数组,持续并行两个请求


  1. 美图 公司氛围不错,有个hr不够友好

  2. 稿定 哪哪都好

  3. 菲森 医疗行业,硬件起家,下属子部门,技术落后,业务发展空间不大

  4. 建造工 建筑行业,跟硬件打交道,创业公司

  5. 西舟鲤 没印象

  6. 蜂鸟创新 垃圾公司,没有面试体验可言

  7. 飞速创软 技术上感觉挺强,业务不大喜欢

  8. 航通智能 对技术没啥要求,接口岸安检类项目做,没必要去,工资也给不高

  9. 店小秘 要加班,没去面

  10. 万鲸 垃圾公司,没有面试体验可言

  11. 跨域速运 脉脉上没有一个好评,没去面

  12. SheIn 一面莫名其妙挂了,

  13. 广和通 办公室挺高大上

  14. 富途 二战二败

  15. 智城时代 小公司,做工具类产品

  16. 珠海猎豹 挂的不明不白

  17. 云集信息 挂的不明不白,自有平台电商

  18. 云海链 海南 挂的不明不白,面试体验不错

  19. 山海图 新开部门,给不高

  20. 逆熵科技 业务挺喜欢,比较前沿,区块链,社交

  21. 平安 平安产险,一面挂的不明不白

  22. 健康160 知乎评价不好,面试体验不咋地

  23. 网旭 做了面试题就没有后文